清穿后,太子能听到我的心声 第181节(1 / 2)
一见八哥开始抢了,十四顿时抱住了最近的一个,十三也抱了一个,胤禛望着这一幕,也在反应过来的一瞬间门,抱住了其中一个。
胤禩:我怀疑你们在针对我。
“走,弘阳,十四叔带你。”先下手为强,十四可知道,要是自己慢一步,就真的落后于人了。
“十四,你没那么稳重,不要带着弘阳跑。”胤禛还真担心十四这个吊儿郎当的不小心将弘阳给摔下马,当即就否决了十四的这个建议。
还想用自己的另一只手将弘阳从十四的怀里抱回来,那板着脸的严肃劲儿,令十四十分不服气。
“还不如交给老五。”在老八和老五之间门,胤禛更相信老五,嗯……体能更好。
“我不,四哥,你怎么就不相信我呢?”十四委屈,十四要说,非要跟他争执这个,他怎么就不行了。
“老五比你稳重。”胤禛还是拦住了十四,十四摔着了没关系,弘阳可不行,弘阳多小啊,身子骨又……又小,摔着就没了。
本来还想说身子骨弱,但圆滚滚的小胖墩看着就健康得很。
但,小奶娃,要是从马上摔下来,或者是马蹄不小心踩到,都会导致孩子没了。
“弘阳乖,咱不骑马,危险。”胤禛看向十四怀里的小奶娃时,语调都变得温柔了许多。
十四以为老四就是那种冷脸面瘫不近人情的恶家伙,谁知道,可恶,竟然这么温柔,怎么对自己就凶巴巴的?
“对,十四,你不够稳重。”老五也走了过来,老四担心的问题,他也担心,要是十四将太子的孩子弄出事儿了,那就真的糟糕了。
在老四教训十四的时候,老五就已经将他怀里的孩子给抢过来了。
“五哥说得对,好歹五哥跟我也是去过战场的人,十三,将弘暾给我。”老八站在十三面前,笑得是如沐春风。
十三在犹豫,他也想跟小侄子一起玩耍。
“我可以的。”只不过是骑马带个人,他的骑射可不比十二哥和十四弟差。
“我比较稳重。”胤禩拉上了理由,成功从十三手里将与皇阿玛相似的弘暾抱了过来,低头,笑得文雅,“弘暾,还记得八叔吗?”
“记得,八叔,我们骑马。”弘暾文秀的点点头,但对于想要玩耍的心思还是挺想的,四叔不给他们骑马,气气。
然后攀爬上了八叔的肩膀,肉乎乎的小手抓着衣裳,奶声奶气的撒娇,“八叔,骑马。”
撒娇过后,又有些不好意思的羞红了脸,埋在了八叔的肩膀上。
胤禩恨不得立刻就将这么可爱的崽抱回家,“好,八叔带你去骑马。”
说着,还直接抢了十三骑来的马,抱着可爱的小胖墩,慢慢骑行。
弘阳跟弘昡看到弟弟弘暾仅是一个撒娇就将八叔给搞定了,亮晶晶的眸子看向了五叔和四叔,同样给予了一发撒娇攻击。
十三和十四只能够眼巴巴的看着三个哥哥抢走了自己手中的胖墩墩,抢走了自己的马,带着可爱的胖墩墩策马奔腾……
委屈!
那边的胖墩墩玩得可开心了,连自己阿玛是谁都忘记了,就粘着叔叔,奶里奶气的‘叔叔最好了’、‘叔叔再来一次’……
被撒娇的叔叔们失去了理智,逛了一圈又一圈。
而此时,弘曜就跟随在康熙身边,虽然被太子阻止了请立皇太孙的动作,但还是越来越多人交头接耳,私底下偷偷商量。
不管是秋猎还是晚上篝火时,‘皇太孙’的位置,十分明显而稳当,
又看了看雍郡王等几位皇阿哥,哎,没法比。
胤礽对于皇阿玛将弘曜带在身边而不是将自己带在身边的事情表示很淡定,可没见过阿玛跟儿子争宠的。
倒是有闲工夫跟自家太子妃在那儿浪,对于自己儿子勇敢射杀了一头熊熊的事情没有半点儿表示,唯有三个胖儿子黏糊在大儿子身边,不断的说着‘哥哥真棒’之类的话。
然后就黏糊在哥哥身边,三兄控和一弟控之间门的较量,并没有人想要参与进去。
胤礽倒是玩得开心,皇阿玛在,就不必自己操心政务的事情,最多就是将皇阿玛安排差事给他,可……出来玩,根本不需要。
于是,嘉萝和胤礽又度过了大半个月美好的蜜月。
……
回京后,胤礽又不太喜欢闷在这个紫禁城里了,刚好快冬天了,很多地方都需要自己去巡逻。
“皇阿玛,您治理的大清,蒸蒸日上,百姓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但这一切,都不过是奏折上的描述,儿臣身为储君,对大清的百姓生活没有确切的了解,儿臣想替您,看一看这大清,还有,现在又开始有不少贪官污吏,儿臣顺便为您去清扫他们!”
胤礽表示,我可以,让我去。
但,已经明白了胤礽到底是什么心思的康熙怎么可能会让他跑开?“不行,就待在京城里,还有很多政务,需要你处理。”
“既然知道自己身为储君,就不要偷懒。”康熙决定,这段时间门砸很多很多的事情交给胤礽去办。
身为大清江山继承人,竟然想着逃避?真是太没用了!
“过来,帮朕处理这一波奏折。”康熙心里有了些想法,自然不会任由胤礽这么轻易走掉,而且,想要从他手中夺得权力,就该有守护大清江山的能力。
康熙对胤礽的偏爱,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门里,不管是宗亲还是官员们都看到了……太子是不是开始备受冷落和指责了?皇上怎么总是骂太子?
“朕说了,处理事情不能够只看表面,这里到这里,你没看清楚吗?地图上显示了什么?”
“查案不是这么查的,还有,大理寺和刑部是干什么的?需要你亲自动手吗?”
“与民争利,你身为储君,还有脸了?”
“胤礽,你个混小子,你看看你都做了什么?”
一声声的训斥,似乎是对每个奏折里的处理手段很不满意,却在斥责中,没有改掉他的朱笔文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