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1023节(2 / 2)

加入书签

不过真的没有干过军事。

安焘也不敢在反对这么强烈的情况下就任,因此辞谢。

而高滔滔直接敕黄,就是将写好的诏书交给王岩叟,让他当个二传橡皮图章。

王岩叟之前的上书,就是行使自己封还词头的权力,并且继续锲而不舍地上书:“陛下用范纯仁虽骤,何故无一人有言?盖赏贤也。

一进安焘,则谏官、御史交章论奏,盖非公望所与也。

臣两次论驳,窃闻已有指挥,门下省更不送给事中书读,令疾速施行。

臣位可夺也,而守官之志不可夺;身可忘也,而爱君之心不可忘。

陛下既重改成命,则愿差官权给事中,以全孤臣之守。”

意思就是陛下你要绕过给事中直接下敕就是不合规矩,我在给事中位置上就有这权利,你要乱来,那就先将我移走才行。

庚申,刘挚言:“安焘、范纯仁告命不由给事中,直付所司,陛下自堕典宪,使人何所守乎!”

高滔滔脾气上来了,撤就撤!我要换掉你们,让中书舍人胡宗愈上!

应该说,这一次事件,是高滔滔在稳定权利之后,开始意图扩张,伸手有点不依规矩了。

苏油上书:“今文彦博平章军国重事,司马光除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吕公著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范纯仁知枢密院事,王韶举军机处,则朝廷格局已备。”

“其余中书侍郎、六部尚书,枢密同知,馆阁台谏,当稍抑中旨,使臣下会议拟进,择能者而用之,庶几无失。

斯亦为后世之美矣。”

“后世之美”四个字,完全挠到了高滔滔的痒痒,这下听进去了。

三月,丙辰,罢诸州常平管勾官。辛未,以吏部侍郎李常为户部尚书。

李常和孙觉是同学,与王安石曾经是好友,王安石当年曾经要李常制置三司条例司,不可谓不重,却被李常以政见不合拒绝。

之后因封还推行青苗法的诏书,与当时的右正言孙觉、御史中丞吕公著、赵抃、程颢、张戬、王子韶一起罢官外放。

李常和苏轼是非常好的文友,苏辙也曾在他手下,被庇护过一年多,元丰七年李常重为吏部尚书,曾经想提拔苏轼,却被蔡确王珪所阻。

除了苏轼苏辙,其实李常与苏油交情也不浅。

李常少年时与其弟李布,在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僧舍读书,兄弟俩一直在不懈藏书。

李常方十三岁时,兄弟俩就已经藏了九千卷!

仁宗皇祐元年,李常中了进士,之后将九千卷藏书都捐献给了当地,将那个僧舍改造成大宋第一家私人图书馆,称为“白石山房”。

到现在,白石山房已经成了大宋著名的私家教育基地——白石书院。

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程颐

苏轼后来还曾为李常写过《李氏山房藏书记》、《白石山房》诗。

而苏油的可贞堂与白石山房也进行过图书复刻再版以及交换工作,两人关系由此非常密切。

但是李常就是个文士,没有做过国家财计工作,很多人都怀疑李常能不能干好。

有人以此问司马光,司马光回答:“使此人掌邦计,则天下知朝廷非急于征利,贪吏掊克之患,庶几少息矣。”

这个观点苏油不赞同,但是李常做户部尚书,最高兴的莫过于苏油。

不懂好啊,不懂才好教。

于是苏油给李常写了一封长信,告诉他不用担心。

户部的工作其实就是以前三司的工作,三司这么些年也出过几位能臣。

张方平在蜀中首开新式记账法,后来引入三司。

赵忭将国家的财务制度梳理得明晰干净;

唐介治三司,又将复核制度搞了出来,清理了积账。

王安石对国家财务也非常重视,将制度下到了各路。

如今只需要核对各州府账册,加上一个预算审批制度和财务申报制度就行,不但可以加强户部尚书的权力,还可以加强管理与监督,为下一步的税制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还有一个现成便宜,就是太皇太后已经让折冲府将各路隐户隐田都搜检了出来,成果喜人。

这么些年下来,大宋的隐户隐田问题又有抬头,这次共得各路隐田共计一百万顷,占全国已有耕地面积的八分之一,相当于增加了两个太湖地区耕地面积,顺带扩出隐户丁口百万。

如今国家岁入,农税占了五分之二,仅新纳入的编户与田土,就会为国家增加岁入两千万贯!

这就是高滔滔的巨大成就。

摆平宗室勋贵,任用司马光吕公著等清廉官吏,稳抓大义,手段充分,高滔滔在垂帘一年之后,拿出了一份硬邦邦的政绩,如今各地已经有官员开始以“女中尧舜”称之。

其实继任者的功绩,很多应该归功于前任,而现任者造成的问题,很多需要后任来擦屁股。

因此“政绩”这个东西,它存在一个延迟性。

然而事实上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或者故意不明白这一点,这也是没法说理的事情。

但是在高滔滔这里,别的政绩或者全是赵顼留下的,但利用折冲司扩捡隐田隐户这一条,是人家自己想出来的,连苏油都没有想到。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