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274节(1 / 2)

加入书签

不过林蔚也知道,南雁并不太想跟小红两口子打交道,这事她不知道也好,不想说也罢,都没再说下去的必要。

林蔚走的时候,忽然间问了句,“你今年多大了。”

南雁是50年生人,今年二十七岁,但距离二十七周岁生日还有半年之久。

“怎么,这是要给我介绍对象?”

林蔚笑了笑,“没有,只是觉得你还年轻,我倒是老了。”

她比南雁大了十多岁,较之于这个年轻的同志经历了更多,心早就沧桑了。

“工作要紧但也要注意照顾好自己,别累垮了回头连个照顾你的人都没有。”

“知道。”南雁送人离开。

瞧着林蔚骑车而去,她微微叹了口气。

半小时后,就等来了化工部那边的电话。

过去讨论新生产线的引入。

化工部对于这条新生产线倒是兴趣十足,想着能否把这些小化肥厂铺开。

现在的国家,需要大量的化肥农药。

如果能够在小城市,甚至小县城里广撒网,那对于农业生产建设来说,可以说是再好不过的消息。

南雁苦笑,“现在可能机会还不合适。”

“建设成本?”

“对,如果建设二十个这样的小化肥厂,所需要的资金投入那远远超过建设一个拥有20条生产线的大型化肥厂,甚至能用这笔资金建设三到四个大化肥厂。”

南雁有算过这笔账,即便是小化肥厂带动就业,但相对大厂来说,也会有大量的人员冗余。

不管是生产成本还是建设成本,小化肥厂都要远高于建设大厂。

大化肥厂的短板,大概在于交通运输成本。

当然这点成本,其实在建设成本和生产成本面前,压根不值一提。

何况小厂落在小县城,不免会出现人情关系等种种问题。

“当然,大厂也同样不可避免,但同样需要监控,大厂所需要的少一些。”

化工部这边算是听明白了。

少花钱,少用人。

这位来自沧城的化肥厂厂长,无非是在强调这两点。

少花钱倒是能够达成共识。

但少用人……

这似乎不符合时局。

现在本身就是尽可能的创造就业,怎么还能少用人呢?

那些在乡下的知青,早晚得回来。

中央虽然还没下论调,但这两年通过高考回城读书的学生就是最好的证明。

“化肥厂少用工人,但我们需要更多的技术人员,数控机床意味着加大了对工人的技术素养要求。”

“我们需要更多的有技术的工人,以及服务型工人。”

这涉及到中国工业一个很长久的命题——产业升级。

如今的国内有着基础的粗放型的工业基础,甚至连标准都没统一,距离产业升级还有好几十年的距离呢。

然而从现在打下基础,培养一批能够用得上的人,只要关键时刻能发挥作用,这就够了。

南雁的说辞引起化工部的兴趣,连带着四机部那边都又过来一起讨论,这会议扩大化。

等南雁离开首都时,新的建厂计划已经定了下来。

依旧是在沧城,就在沧化不远处,再起新厂房,引进国产的大化肥生产装置。

最重要的是,将微型计算机投入到化肥生产之中,与这些生产装置相匹配。

这就意味着,芜湖那边的无线电厂要开始干活了。

南雁说的倒也没完全错,她很快就再见到了贺红棉。

当然这次去芜湖,是跟无线电厂签订采购微型计算机的合同。

在建厂方面相当有经验的南雁是新厂建设的总指挥。

这次省委倒是积极主动的安排了人,地委这边也派出人来配合工作。

南雁安排了工作后就来无线电厂这边讨论采购问题。

曾经许下的诺言如今终于践行,而且采购量很大。

这让整个无线电厂都兴奋不已,还有比这更好的消息吗?

不止是来自沧城化肥厂的采购订单,这次无线电厂还可以去参加广交会,在那里将他们的微型计算机推销出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