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 苏轼的起来(1 / 2)
司马光在当时,可谓是声望最高的保守派,连他都被罢职了,其他人可想而知了。
苏轼,也是保守派。
他虽然是天才,但在当时声望并不高,所以,他反对新法,立即被贬出朝廷了!
苏轼,他的出身,那是文学世家,因为他的先祖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也是个大才子,可谓出身就有文学基因。
他的祖父苏序,父亲苏洵,均是文人,尤其是他的父亲,唐宋八大家之一,号称“苏老泉”。
他替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他的弟弟苏辙,自然是车辙的意思,希望苏辙脚踏实地,越走越远。
《宋史》里面记载苏轼小的时候,他母亲程氏亲自教授他读书。苏轼听到古今成败之处,就能说出其中的要旨。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时,激愤叹息。苏轼就说:“我如果成为范滂,母亲是否赞许?”程氏说:“你能成为范滂,难道我就不能成为范滂的母亲吗?”
可见苏轼从小就其志不小,其母也是个贤惠开明的母亲。
苏轼二十岁时,博通经书史籍,一天能写几千字的文章,他喜欢读贾谊、陆贽的书。不久,读了《庄子》,感叹地说:“我过去有见解,口中说不出来,今天见到这本书,正中我的心意!”
对《庄子》能够有这样的感悟,说明苏轼将成为豁达潇洒之人。
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进京应试。
这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
这俩人正锐意诗文-革新,苏轼那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
苏轼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他的文章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 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名。
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欧、梅二公既叹赏其文,却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
苏轼去谒谢他们的时候,他们即以此问苏轼。
苏轼答道:“想当然耳!”
欧阳修听后,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苏轼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
就在他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的时候,突然传来苏轼的母亲病故的噩耗。
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
嘉祐四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四年后,还朝判登闻鼓院。
此时是赵曙当皇帝,他在藩王府时就听到苏轼的名声,打算仿照唐朝成例召他进入翰林院,任命他为知制诰。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