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第56节(2 / 2)
朗诵、字句分析、中心思想,很快十分钟过去,听得李敏丽暗自点头。吴萧虽然笔试成绩是第4名,但他讲课很有感染力。
每个评委都提完问之后,吴萧的面试便结束了。
轮到萧爱云上场了。
吴萧的优秀表现给了她很大的压力。
当人站在讲台,看着台下端正坐着的评委,窗外围着一群人旁观,那种压力便油然而生。
萧爱云定了定神,与陶南风目光相对。陶南风微微颔首,漂亮的大眼睛里满满都是鼓励,萧爱云忽然就安下心来。
站在最高处,有无数双眼睛追随着自己——这不就是自己一直寻求的存在感吗?
为了梦想,拼了!
萧爱云内心涌上浓浓的斗志,眼睛里渐渐有了亮光,当她一开口,那响亮清脆的声音便将大家带进一个快乐学习的氛围之中。
“大家好,我是萧爱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躺在草地看过天上的云彩,有的象羊群,有的似鱼鳞,有的雪白可爱,有的镶着金边,云朵在蓝天飘浮,多美!多可爱呀。”
底下人都不自觉地微笑起来。爱云,原来是指可爱的云朵吗?这位萧老师有点意思。
教学本来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当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听众专注地倾听,跟随着萧爱云的语言与板书,时而点头、时而微笑,受到鼓舞的萧爱云越来越自信,整个人仿佛在发光,试讲过程丝般顺畅。
十分钟试讲很快结束,她最后笑眯眯地说:“好了同学们,这篇课文今天萧老师就讲到这里,回去之后要记得背诵全文,把生词记好哦~”
笑容可爱、可亲,完全就是一个活泼温暖的好老师,陶南风恨不得给她鼓掌。
窗外站着听课的观众忍不住纷纷叫起好来。
“这个知青教书有一套,声音多好听啊。”
“她长得细眉细眼的,一笑眼睛弯弯的,脾气肯定不错。”
“一看就是个好老师,站在讲台上多有精气神!”
看到评委们一个个神态轻松,眼露赞许,再听到窗外观众议论纷纷,萧爱云终于松了一口气。
终于轮到胡一芹了,陶南风、萧爱云、叶勤都支愣起耳朵,目光炯炯地盯着她,仿佛要从她脸上找出端倪。
胡一芹的表现四平八稳。
她模样虽然不出挑,但胜在稳重,毕竟年龄和阅历都摆在那里。当她朗诵叶圣陶先生的《荷花》时,声音里充满情感,众人眼前仿佛看到盛夏微风拂过,一池花花绽放,送来缕缕荷香。
李敏丽看着眼前女子,心里暗自嘀咕:看着挺朴实的一位知青,教态端正、和蔼可亲,怎么就会做出调换试卷的事情呢?会不会是误会?
到了提问环节。
李敏丽问:“什么是拟人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在场参加过考试的其他四位老师都愣了愣,悄悄交换着眼神:这不是书面考试中的题目吗?现在提问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李老师放水?
胡一芹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她深吸一口气,将昨晚恶补的知识倒了出来。
“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比如说……”
李敏丽点了点头,胡一芹答得挺好啊,和试卷上写的一模一样。
陶南风眼皮一抬,眸中闪过一丝极亮的光芒:“请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胡一芹半天没有说话。这首诗!这首诗是昨天考过的,当时自己根本想不起来,一个字没有写。后来杜晨哲问起时她怕露丑,只说让他放心。
陶南风的嘴角一勾,提示道:“白日……”
胡一芹松了一口气,慌忙点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诗简单,她太会了。只是背诗的时候没有背下诗名,幸好陶南风提醒。
所有人都呆住。
窗外站着的杜晨哲额头有冷汗涔涔而下,明明是酷暑炎炎,蝉鸣阵阵,他却觉得后背冷嗖嗖的。
陶南风笑了笑:“原来,站在黄鹤楼上能看到黄河么?”
胡一芹这才反应过来,心中咯噔一下:“我错了,我太紧张背错了,这不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陶南风突然拉下了脸,面容变得极为严肃,似冰山雪水,透着凛冽寒气。
“既然不是这一首,那请你把昨天考试默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背诵给大家听!”
仿佛头顶有天雷阵阵,胡一芹惊慌失措,完全不知道如何应对。她下意识地抬头往窗户那里看去,正与杜晨哲目光相对。
李敏丽也反应过来,步步紧逼:“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所以,怎么翻译?”
胡一芹万万没有想到,前面两位选手问的都是其为什么要当老师,将来有什么打算之类的简单问题,怎么轮到她之时,却把考试卷子上的题目都轮流问一遍?
她知道出了纰漏,面皮胀得通红,死死咬住嘴唇,半天眼泪滚滚而下,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因为我考第一就故意刁难,好让陶南风的好朋友当上公办老师是不是?我不考了,不考了还不行吗?”
说罢,她抬手一抹眼泪,捂着脸匆匆跑下讲台,往教室门口奔去。
大家都感觉到一丝异样,不明真相的群众同情地说:“胡一芹的问题是真难,我都听不懂咧。这不是小学语文,完全是高中语文的内容了吧?不会也很正常。”
可是萧爱云却兴奋得满眼放光,就应该这样,揭穿这个胡一芹的老底,看她在那里装大尾巴狼,还第一呢?我呸!连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都不会,还好意思考第一?
李敏丽快速站起身,拦住胡一芹的去路:“你急什么?事情还没有搞清楚之前,谁也不许走!”
她大声说道:“吴萧,你是笔试的第三名,请你把这首诗背出来给大家听一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