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逃美人 第3节(1 / 2)

加入书签

他脚下没停,径直走进了偏殿里的书房,远远做了个手势:“进来。”

苏栖禾走进房间,半掩上门之后,还能听见外面院子里的声响。

管家已经遣散了无关人等,正着手安排人上街,去购置苏姑娘的衣服用品。

可江寻澈对这事提都没提,从书架上拿出了厚厚两叠纸页,摆到桌上。

“全抄一遍,不能有一字有误。”

简洁、直奔主题的命令。

虽是偏殿的小书房,但笔墨纸砚都配得齐全,她坐下后抬手翻了翻那两叠文稿,作者不同,类型也不甚一致,有文章有诗词。

不知道为什么要全抄一遍。

本要开口询问,转念又想起自己的身份。

昨夜飞云楼上,眼前人的原话是“从今往后,只听命于我。”

她收了三百两银票,还侥幸从欺君罔上、全家抄斩的大罪里逃脱,往后或许还能有机会见到母亲,而唯一的交换,便是听从王爷的命令。

于是她将疑问咽了回去,只点头道了句“遵旨”。

“等东西置办全了,会有府中的嬷嬷来教你规矩,熟悉环境。”

苏栖禾站起来,敛了眸子,深深行礼:“多谢殿下。”

她明白,是他要出钱给她添置用品。

或许这些支出对王爷来说微不足道,但对她来说已是举重若轻,值得千恩万谢。

江寻澈摆了摆手,没说什么别的,转身离开了。

既然有了任务,苏栖禾便坐下提笔,开始抄写。

这一细看,她终于找到了这些文章诗词的共同之处:都是朝廷高官或者皇家贵胄所写。

有的请安颂圣,有的问候友人,也有的大谈时局,一抒治国之策。

毕竟能信笔写出被程誉真心称赞的文章,苏栖禾确实是有几分才华禀赋在身的。

尤其对文字颇为敏锐,抄写一遍之后,便能对作者的用语习惯和思想有个大致的了解。

到后来,她不用去看卷首的署名,也能准确猜出是哪位官员的著作。

比如刑部侍郎赵镇澜,行文锋锐犀利,不绕弯子。

相反的,翰林学士梅兰臣就比较喜欢隐喻讽谏,在一篇呈给当朝元熙皇帝的奏文中,借院子里几株并蒂莲花,暗指几位皇子亲王的相争之势。

梅学士大概想不到,他秘密提议皇上削弱秦王的锋芒,可文章递上去,没过多久就被秦王拿到了手,还淡定地摆进书房里。

苏栖禾及时阻止了自己进一步的思考。

王爷的命令是抄写,她便一心抄写,不可、也不敢僭越。

几个时辰后,上午那位老嬷嬷叩门走进了书房:“苏姑娘,一应用品都置办全了,跟我来吧。”

她自称姓李,原是江寻澈生母、深受皇上宠爱的那位李贵妃的得力丫鬟,在宫中伺候多年,秦王开府后便跟过来做事,熟谙皇家之道。

李嬷嬷先讲起了礼仪和规矩,诸如不得疾走,不得喧哗,正殿的二府门内是起居寝宫,非王爷允许不得擅入,如此种种。

语不停歇,足足讲了两炷香的时间。

苏栖禾认真听着,记在心里,见她停下来休息,便主动倒了杯茶,礼貌微笑道:“嬷嬷请喝口茶再讲吧。”

李嬷嬷接过茶来,抬眸看她一眼。

少女容颜姣好,白皙昳丽,尤其一双桃花眼清澈盈盈,眸光流转,皎如秋水,艳如春华。

更难得的是气质清秀殊俗,虽是清瘦羸弱的女子,却还带几分书卷气,如古琴铮铮,松竹映雪。

是非常讨人喜欢的长相。

嬷嬷眯起眼睛,摩挲了一下茶杯,暗中思忖。

王爷早在几天前便吩咐过,说要带一个年方二八的女子进府,安置在偏殿。

当时王府上下包括管家在内,全都以为她是殿下在外面看中的情儿,要进来做妾或者通房。

谁知这苏栖禾周身无半点妆饰,抱着两本破书进门,径直坐在书房里写了半日的字,刚才还主动给她倒茶。

说是通房丫头吧,她完全不像王爷的女人,说是家臣吧,秦王的其他幕僚可都不被准许住在王府里。

这样一来,李嬷嬷倒有点拿不准江寻澈的意图了。

她想了想,开口道:

“顺便给苏姑娘提醒一句,王府后堂里有间静室,王爷从不许任何人进去。而且不管殿下夜里歇在哪个房间,枕畔也从不容人靠近。”

苏栖禾顺从地点点头,没有对“枕畔不留人”这个告诫做出任何反应。

其实大概听得出这话是在试探自己,但她总不能坦诚说,自己是犯下欺君之罪,稀里糊涂被王爷开恩带进来的,只知听命行事,不知其他。

李嬷嬷捏了捏眉心,站起身来,带着她在偏殿前后走了一圈。

“对了,如果姑娘要给母亲写家书,写好后交给我或者管家就好。王府每月会有专属驿递,骑快马走专用驿馆的,到彬州花不了两日。”

彬州是苏栖禾的家乡,一个黄土贫瘠、扬沙遍天的小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