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反派他长兄穿书 第95节(2 / 2)
温廷安道,“太子将你从牢里放出来,好不容易给你了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你就这么蹉跎掉了!”
“你的关注点怎么在这里?”温廷舜望定她,薄唇浮显起一抹哂然的笑意,“赵珩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品德如何,过去做了多少手段,你没了解清楚,就凭身相许,我不同意你这样草率。”
温廷安被气笑了,扶额道,“太子为人如何,做过什么腌臜的事,使过什么手段,我虽不清楚,但能接受,也习以为常,毕竟哪个帝王家在称帝前,没为了夺权而手沾过血?”她看着他,一字一顿,“温廷舜,你不也一样吗?”
温廷舜凝视她,忽略她方才那一番话,嗓音蘸染了几分寒色,“你接受赵珩之的示好,是因为他能让你平步青云,光复温家门楣,是么?”
——赵珩之所给你的,只有荣华富贵,都是你想要的?
“我不解释,你也能看得很明白,又何必明知故问?”温廷舜扫了一眼安置在东隅处的箭漏,察觉时间不多了,不到半刻钟,赵珩之就要来接她了,宫里的公公,以及春闱的监官都在附近,甚或是赵珩之的眼线就在不远处,若是叫这些蛰伏于暗处的人,发现了端倪,就有些不太妙了。
温廷安想起自己来寻他的真正目的,遂是急切地问道:“你武科考得如何?”
这个话题起得有些突兀,这回轮到温廷舜被气笑了,他伸出手双手拢紧着她的肩膊,那清郁的桐花香气逼迫前来,如枝蔓缠绕,紧紧交缠住温廷安,吐息微热,嗓音低哑至极,“在此之前,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
温廷安一时不知当说什么好,狭着眸道,“你这是跟我杠上了吗?这样的话,你同小孩有什么两样?”
其实,见他这样的态度,温廷安心底也逐渐有了底,她觉得凭借温廷舜的实力,登科二甲是全无问题,毕竟,他的底子这么好。但她就怕温廷舜锋芒毕露,开罪了太子,太子是这一届春闱的主考官,选贤任能这件事,到底是他拿主意,她不愿温廷舜去涉险。
慧极必伤,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孰料,温廷安方才所述的那一席话,不知是哪个词句,触碰到了温廷舜敏-感的神经,他沉下了目色,思绪浸裹在晦暗不明的阴影当中,他高大的身影严严实实地笼罩住了她,两人的距离极大地缩减,温廷安骤然觉知到了一份铺天盖地的压迫感,她想要后撤,但被他宽热坚实的手摁住了细瘦的腰肢。
她被抵在号房内薄凉的墙面上,里头的那盏酥油灯,火光不知不觉燃烧到了根柢处,簌地一声,寂灭了下去,她看不清他的脸,只听感受到他的吐息正在逼近,整个人的气质,也变得极有侵略与压迫感,在这一瞬间,她停止动弹。
少年沸热的唇,悬停在她的耳根处,轻喃了一声她的名字,是动了情的声线,是猎物锁定目标后不顾一切想要据为己有的口吻,是一份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慵然欲念。
黄昏的青泥地面上,流淌着浮碎的夕光,二人身影嵌到了沉寂的门底下,俨似一轴设色陈旧的薄绢古画。
眼前的少年俨似一头孤狼,她被他叼了起来的那一刻,温廷安现在才真正意义觉知到,男女力量的悬殊,用力推搡他的时候,但这般力道对他而言,形同螳臂当车,衣带前襟不知何时被揭了开去,他的掌心温热如一枝细腻工笔,寸寸描摹她的肌肤,薄唇亲吻住她,他只是想要去佐证——他不是小孩的事实。
少女的身体,近似于柔弱无骨,覆在他怀里的时候,他似乎只消一使劲,就能将其彻底毁坏。
直至感受到她的咸湿泪渍,温廷舜整个人怔住了,如罹雷殛,撑起身躯看她,温廷安鬓发缭乱如藻,神态廖然落寞,她没有叫嚷,没有怨艾,只是无声地淌着泪,甚至落泪时的神态,亦是平淡至极的。
这反倒衬得她愈发凄怜楚楚。
温廷舜喉结陡地一紧,“温廷安……”
温廷安平静地望着他:“这就是你想要的么?”她的口吻一以贯之地沉定,与寻常没什么不同。
她的反应是出乎温廷舜意料的,不理智的那一部分自己迅速覆灭,理智拢回心头,他定了定神,适才发觉自己的荒唐与强势,他咽下了一口躁动的浊气,沉默将她的衣服拢好,途中想要寻找合适的说辞,来挽救那凝冻如霜的氛围,但是,直至将她的衣服拾掇好了,他仍旧什么都没说话,因为有些话一旦说了出来,就变成了她眼中的借口。
但这就算,占有了她么?
温廷舜心中有过一瞬的悔意,他意识到自己过于鲁莽了,搁在以往,他应当徐徐图之,但现在,因为赵珩之,他难以维持平素的沉静。
温廷安的眼神疏离又涣散,俨似一座废墟,他觉得她应当会一掌掌掴下来,但她什么都没做。
号房之外传了一阵粼粼的马蹄声,隐隐传了太子吩咐公公的声音,应当是来唤她出去的。
温廷安的反应比温廷舜快了一步,她冉冉起身,夕阳的辉光照彻在她荏苒的身影上,她的嗓音漠冷至极。
对温廷舜道:
“从现在开始,我不想再见你。”
“你走吧。”
第122章
芙蓉落尽天涵水, 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栏看,浮生只和尊前老, 雪满洛阳道。
在春闱参加科举, 虽说放榜结果未可知, 但温廷安到底还是如释重负,她走出贡院这一刻的心情,与高考结束后无甚两样,倘若没有发生温廷舜那一桩事体的话, 她大抵能在濯绣院里快活地躺平几日,但目下,她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常有各房夫人和小姐来拜访, 在前院处同吕氏殷勤地叙话,话里话外, 都是来关心她的,但这也是来打探情报, 想知晓她春闱应试考得如何。
这几日,温老太爷温青松,接二连三将各房少爷叫去崇文院,明面上是关切慰问, 但实质上是让他们对答案, 好摸一摸他们的底子,丈量他们能中几甲,崇国公府表面上看是一团其乐融融的和气, 但这平静的氛围之下,是风起云涌的巨大风澜, 各房老爷夫人,都在彼此较劲。
温青松使人来濯绣院,延请温廷安好几趟了,但温廷安一直借病不去,她只想躺在拔步床上,一行吃柿子糖糕,一行看话本子,并不想下地外出。
温廷舜到底是温青松那边的人,这几日老爷子一定经常召他在身边说话,若是她去给老爷子对了答案,那岂不是就容易撞见他?
她一点也不想看到他。
打从那一夜后,她再没同温廷舜说过一句话,能避着则尽量避着,他也是识趣的,没再出现在她眼前,濯绣院与文景院不过几步路的距离,但两人之间,却仿佛横亘着天堑,她再不会理会他,也不再想见他。
快入暮春时节,院子漆檐之下,檀红和瓷青正在安置悬挂在上的席篾卷帘,一股熹暖的风,透过高低错落的浮光罅隙,没头没脑吹拂而来,将温廷安掌心上的话本子,接连翻过好几页,吹来的不只有风,还有各房当中的少爷,诸如温廷凉与温廷猷,还有一直身居别院的三姨娘刘氏。
刘氏自当是来献殷勤的,畴昔她对原主百般苛待与看轻,还经常嘴碎,没少同各房夫人嚼舌根,她嘴碎的内容,万变不离其宗,都是说温廷安高中不了,得寄期望予温廷舜。
虽然说温廷舜是温府的杠把子没错,但温廷安总觉得这个刘氏似是早就提前知晓了什么事一样,之前话里话外,总有一种极为笃定的意思在里头。
不知是不是出于温廷安的错觉,但她没往深处想,目下送别了刘氏,还要应付温廷凉与温廷猷。
两人之中,温廷凉年岁尚浅,是以明年才参加春闱,他是各房的几位少爷之中唯一没有应考的,他身边的温廷猷,倒是同温廷舜、温廷安他们一起参加了今岁春闱的科举考试。
温廷猷素来崇拜温廷舜,知晓二兄是一定能顺利过武科甲等,虽然他迄今为止都搞不明白,温廷舜为何会在春闱前半个月,突然调转航向选择武科,不过,在去寻温老太爷温青松对答案时,温老太爷寻了一位太尉来给温廷舜摸底,那太尉姓司马,是镇远将军苏清秋的忘年交,在举朝武士之中颇有一番名望,太尉细细看了策论,也丈量了温廷舜的身手,一番摸底之后,极是惊叹,说温廷舜全然是稳了。
司马太尉素来严责于人,不苟言笑,对军营之中的将士甚少有称赞之处,更遑论是一个初试啼声的年轻人,说温廷舜稳了,足见司马太尉对温廷舜的钦赏与器重,这个消息让温青松大为欣慰。
剩下挂念的人,主要就是温廷安,且看这位少年如何发挥得了。
温廷安一直称疾不出,说要歇养,但众人俱是不知温廷安与温廷舜之间的纠葛,以为嫡兄是真的病了,在这几日,接连三番都频繁往濯绣院里跑,吵得温廷安有些不安宁,这里边,小半是关心,大半是试探,毕竟,在这举府之中,就只有温廷安底细未知,谁也不知晓她考得如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