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云直上九万里 第87节(1 / 2)
孤傲的李凭云,在裴瑯面前说出“请”字,便输的一塌涂地了。
他所谓的办法,就是带着长安城里的书生、盗贼前来营救,因为他无权无势,只有这些信众。
赵鸢道:“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天真的塌下来,书生也能顶半边天。”
裴瑯揉了揉赵鸢乱蓬蓬的头发,“我找人送你去临近的县城,洗一洗吧。”
赵鸢摇头:“人没全部救出来,我不走。”
“你说你,怎就如此自不量力呢?这是天灾,没人能预料,也没人能阻拦。”
赵鸢道:“我没有能力,但我有责任。”
裴瑯叹气:“罢了,你从小就这样。”
裴瑯投身救援,到了后半夜,赵鸢见救出来的人越来越多,她悬着的心终于能够放下片刻。
有人死了,有人受了重伤。一切太匆忙,还来不及统计。她不敢去有人的营帐里,四处都是旷野,唯一清静的地方,是被尸堆隔开的小河洲。
赵鸢跑到尸堆背后,她无措地蹲下,眼泪没骨气地往外流。
她哭的太伤心了,没有听到脚步声。
李凭云方才见她离开,掌灯跟上来,没想到会见到这场面。
赵鸢算不得坚强,但她很骄傲,很好胜,眼泪这样脆弱之物,不属于她。
他吹灭了灯,在一片黑暗里,静静听着她的啜泣。
赵鸢不愿在人前示弱,她擦了眼里,用浓重的鼻音说:“李大人,见笑了。你来帮我,礼部的事务怎么办?”
“赵大人,你忘了这几日是沐休么?”
朝廷的正五品以上的官员是没有沐休一说的,沐休之日,要么忙于政务,要么忙于笼络人脉。
所以,李凭云是为她来的么?她不敢相信,也不敢问。
李凭云静看了她片刻,弯腰把灯扔到一旁,“过来。”
赵鸢没有听他的话,她无动于衷地抹着眼泪。赵鸢骨子里要强,又染了文人爱面子的毛病,她最怕李凭云看到自己这样子了。当初李凭云不让她来,她不听他的话,自信满满要亲自前来,结果搞成了这样。
李凭云抓住她的手腕,“我不会记着的。”
赵鸢被他拉到了怀里,原本已经麻木的心,再次脆弱了起来。
她抓住李凭云的袖子,头埋在他怀里。
李凭云的目光依次落在尸山、救灾营帐和远方与天地相融的断壁残垣。
这是一场始料未及的天灾,它无可避免,恰如他和赵鸢的这场相逢。
赵鸢的哭声减弱,只剩隐隐啜泣声。她抓着李凭云衣袖的手依然用力,李凭云问她:“饿么?我出发前随手抓了个果子。”
“饿...可是更困。”
她如是说着,眼皮越来越沉重,许久听不到她的话音,李凭云晃了晃她,她竟站着睡着了。
李凭云叹了口气,他单手翻过赵鸢的身子,另一手穿到她的腿窝下,将她打横抱了起来。
她并不是个羸弱的姑娘,可抱起来,依然轻飘飘的,李凭云觉得她随时会融化在自己怀里。
他抱着她从尸山之后走了出去。受灾地的临时营帐不多,救出来的百来人挤在同一个营帐里,李凭云找不到一处能让赵鸢休息的地方。他四下望了望,离营帐不远处,有几根被遗弃的梁木。
他抱着她走到梁木旁边坐下,让她靠在自己怀中。
后半夜,雨停了,天上出现了星空。李凭云看着远处的星空,他本不是一个多虑的人,这一刻,脑海却不受控浮现许多人,活的,死的,许多事,坏的,和更坏的。
“知道么...”李凭云喃喃道,“碰到我,是你走运。”
他低头闻了闻赵鸢的头发,皱皱鼻子,心想,一个姑娘家...不,一个人,怎能馊成这样。
因为这个人是赵鸢,一切都是有可能的。李凭云向天祈祷:希望不要染上她的馊味。
也许,他真正要祈祷的是,长夜永存。
赵鸢两天两夜未眠,浑身力气被抽干,这一觉睡得格外踏实。待她醒来时,天已大晴。她不知时辰几许,环顾周围,陌生而空旷。
这些天的记忆慢慢回来,她记得,在她入睡前,营帐里挤满了人,怎么现在空无一人呢?
赵鸢飞快冲出营帐。
“赵大人!好不容易熬的红糖姜汤,差些被你撞翻了!”
“六...六六子...人呢?怎么全没了?”
“早晨张县令派人过来,把受灾的百姓都接走了,你们官衙的人,和李大人带来的人,留在这里收拾死尸。”
听到百姓已经转移,赵鸢来不及松口气,她紧接着问:“田兄和囚犯呢?”
六子道:“甜枣大人砸伤了肋骨,吃了点沙,倒是没性命之忧,已经送去县城了,对了,你先喝姜汤,我熬了大半天呢。”
“那晋王府囚犯呢?”
“赵大人,人各有命,生死强求不来,晋王府的囚犯,全没了。”
第79章 血衣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