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节(2 / 2)

加入书签

现在,他还必须先满足大明天子的需要。

以他为首,鄂尔多斯与永谢布两个万户在去年被生擒的部族领主、将领,人人都被捆着手,穿着本族的衣服挤在一辆辆囚车上。

衮必里克地位不同,他独占一车。囚车的栏杆上,还有条幅,上面写明了他们的身份。

“听说俘虏了好几万,关中的黄河边都发现解冻后飘下来的冰块里有鞑子尸身,被押进京的都是虏酋吧?”

“多少年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了!”

京城这么多百姓,见一见凯旋还朝的大驾卤簿倒是其次,看看这些虏酋才是正经热闹。

眼下虽然骂声不绝、议论纷纷,但囚车两边都有护驾大军行走,倒没出现扔石头子的人。

“就是这些鞑子,几百年来害了多少汉民!”

“就该杀绝了!”

“哎,报上不是已经说过了吗?俘虏的鞑子毕竟还有力气可用,全杀了多可惜?这回杀的鞑子也不少了,接下来反倒要让这些虏酋当真低头称臣,陛下大赦,这才好让边区的鞑子安心为大明卖命。”

“太便宜他们了!”

“听说鞑子青壮被杀得最多,河套那边的老鞑子更是都豁出了命去也没帮鞑子逃出生天,现在那边都是女鞑子、小鞑子。昨天还听茶馆里的人说,讨不到老婆的,去了边区自有女鞑子来投。”

“又脏又丑还臭烘烘,那多磕碜?”

“还分田啊!再说了,当小老婆嘛,总有个能先用的不是?”

胜利带给大明百姓的,毕竟有些不着边际的红利。

俘虏入城的一路,就是宣传的一路。

而在押阵官兵的最前面,严春生的将旗所至,自然引来阵阵欢呼。

严春生享受着这种荣耀,也有些遗憾。

他虽然有心继续作战,但郭勋他们的眼神有些吓人。

而特战营损失不小,严春生继续出战固然仍能立功,却可能引发其他明军的孤立和猜忌——这就是胜势已定之后的麻烦。

另外,自然也是功劳已经太大了。

皇帝将他带了回来,接下来,是继续练兵、恢复特战营甚至扩大特战营的规模了。

到了承天门外,才是先去太庙。

衮必里克他们被先押到了英杰殿外,跪在午门之外等候皇帝来裁决他们的命运。

而太庙里,朱厚熜牵着朱载墌的手,过了戟门走在甬路上准备进入享殿告祭宗庙。

享殿是太庙的正殿,三层须弥基座上,这享殿的规模不比紫禁城中原先的奉天殿小多少。而在高度上,享殿建筑本身比奉天殿还高,只不过太庙正殿的基座没有奉天殿高而已。

殿中金砖铺地,金丝楠木为柱。

平常,大明列祖列宗的神主不在这里,而是在享殿后面的寝殿。

要祭祖时,才会从后面的寝殿被供应到正殿来,享受后人的告祭。最后面,则是供奉着更加久远的祖宗们的祧庙。

现在,朱厚熜和太子一起,还有文武重臣,一同在这里祭拜。

祭词晦涩,但传递的信息自然是鼓舞人心的。

山河得复,虽不自夸超越了太祖太宗的功绩,却也堪告慰先人。

而后自然也还有一番大愿,盼保山河无失,再明绝北患之志,朱载墌甚至听到父皇说若他完不成、则还有子孙后代。

朱载墌不禁望着前方朱厚熜如山一般挺立的背影:以父皇的英武,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难题吗?

朱厚熜只是表明一下态度而已,而后则还有繁琐的祭祀流程。

后世子孙奉献血食,这一次,已经入了庙的人,于谦自不必说,包括临时被安置过来的杨廷和与杨一清神主,都享受到了这份恩荣。

此情此景,不少文武重臣都双目含泪。

多少年了,大明都没有这等足可献捷太庙的功绩。

而北虏,是贯穿整个大明朝的心腹大患。

眼下称不上完全解决,但有了一个阶段性的变化。上一次这样的变化,是瓦剌被打散,蒙古人陷入鞑靼与瓦剌的分裂。

那已经是百年前的事了。

此后也先崛起,瓦剌南侵,英宗北狩,此后草原上的再次分裂也不是大明的功劳,而是也先自己没有黄金家族血脉称汗之后带来的内乱。

只有这一回,是大明堂堂正正地大胜北虏。

太庙这边的献捷大典之后,才是朱厚熜前往英杰殿的受降大典。

朱厚熜在两侧跪在碑林外的俘虏中间,再一次进入午门,回了家。

过了御道,从一旁登上了午门。

正中的英杰殿里,是从开国至今,包括了杨廷和、杨一清、李瑾在内的文臣武将们的造像。

朱厚熜特别在杨廷和、杨一清、李瑾他们的画像面前停了停脚步。

他们没能看到这一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