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2 / 2)
作为旁听的容国公阅了案卷,做了个和事佬:“少詹事忠心辅佐太子殿下,又素来仁厚,对吴仁清一案自然也抱有同情。但他虽有功也确实犯有罪且证据确凿,用刑威压也是情有可原,若人人抗罪不从,岂不是天下无罪?今日之事也多是误会,不如功罪相抵便免了吴仁清之罪,让其家人接应回去,也算有个交代。”
其实大家都明白,明面上圣上要庶免冤滥,但大多时候只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便也就过去了。毕竟如今五皇子最得圣心,也最获群臣拥护,陈戟又是尚书令的亲信,少不得要卖个面子。
而荣国公也赌太子如果够聪明,就不会在此事上过于激进,否则必然会惹得圣上不悦。
陈戟也反应极快的上前请罪,摆低了姿态:“是下官管教下属不严,才犯此重罪,还请太子殿下降罪。”
五皇子的目光也悠悠飘向上方的人,他倒是与荣国公相反:“有错便罚,该是如此,否则便该失了公允。”
众人都在等着太子开口示下。
周沅却慢条斯理的拈起了案卷,看着上面陈罪状上按压的指印,说起了一桩事:“若孤没记错的话,吴仁清是在初九晚断的气,这供状上却是初十才认罪按压手印,陈大人,这是为何?”
吴仁清誓死不认,不复案又给了重刑,供状死后才落指印,屈打成招的意味很明显了。
张裕徳也上前解释了一句:“吴仁清临死前下官让其见了家人,太子殿下当时也是在的。”
话落,众人又将那供状轮流接过看了一眼,确是初十卯时的日期。
周沅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陈戟:“重刑至死,草草结案,孤倒觉得他死的并非是意外,至于有没有罪,也待定夺。”
陈戟没想到太子连吴仁清何时死的都知道,一时紧张到冒汗,不知如何解释,跪伏在那不敢出声。
荣国公闻言面色已经有些不自然。
而原本淡然的五皇子,在看了眼荣国公与陈戟两人之后,陡然变得阴沉了起来。
吴仁清若没有认罪,这案子理应交给大理寺复核方能结案,但眼下陈戟私自结案拿了个假的供状,先前的重刑倒成了刻意,这下再如何求情从宽处理,都没有由头了。
这时,香典司的副使忽然跪下认罪:“吴仁清是小人施的刑,因记恨他辱骂过小人,一时为了解气才下了重手。那供状也是小人为了贪功私自让压得指印的,恳请殿下降罪。”
出来认罪的算是十分及时,大理寺与刑部都准备要开始诘问此人,周沅却又打断道:“此案容后再审,今日且先到这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