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2 / 2)
王太后完全忽视了张太后的挑刺,却也没再多说关于土豆的话题,又问春归:“我记得阿纪是最喜欢盆栽的,她这时可还有这闲情喜好?”
“怎么没有了,纪夫人曾说过,花卉之中,她最喜的是兰花和杜鹃,兰花幽香韵致,不过品相好到能入
图谱的却不可多得;杜鹃无香,色彩却可供赏玩许久,也容易剪裁。纪夫人的居院里有十好几盆杜鹃,都栽种了有二十年以上,这些花夫人是一盆也舍不得送人的,在这上面吝啬得紧。”
王太后就笑道:“是,是,是,这是阿纪的脾气。”
“还有一回妾身在郊外,捡到一块纹路可观的石头,拿回去给纪夫人看,说也许可以用来营造点缀盆景,可巧纪夫人刚得了一具宜兴窑的白石盆,本是想着用油灰叠宣州石,放在盆里作为观赏石,好处是色彩均匀。却又更喜欢我捡的黄石古朴自然,不过也用油灰处理的话,跟白石盆一比照,就成了黄白相间斧凿痕迹毕露无遗,纪夫人一时间很有些犹豫不定。”
王太后也细想了想:“我虽没见到小顾捡的那块石头,对宜兴窑的白石盆还是熟悉的,和黄石搭配的话,也想到其间的违和,不过阿纪的脾气,她既看中了那块石头就不舍得放弃,也不愿意换盆,后来怎么解决的?”
“是妾身想到个法子,再拣些顽劣的石头,把灰捣末,乘湿糁在石头上,这些石头就和盆的颜色相同,拥护着黄石就不显得突兀了,纪夫人用了妾身的法子,在长方盆里叠起一座假山峰,偏左,右边凸出,山背上就是黄石天然的横方纹,如同云林石的法子,岩石凹凸,如临江石矶状,空出一角,用河泥种了千瓣白萍,石头上种下茑萝,纪夫人和妾身拾掇了几天才做完。到深秋时节,茑萝蔓延整座假山,一如藤萝悬于石壁上,花开成红色,白萍也出水盛放,一时红白相间。”
“真妙啊!”王太后击掌道:“听小顾这样描述,我都恨不能去一趟汾阳看这盆景了。”
“看不到了。”春归却一摊手。
“怎么的?”
“一天夜里,纪夫人养的狸猫争食,从屋檐坠下,连盆与架,倾刻间一并碎了。”春归叹息道:“妾身心疼得满院子追猫,纪夫人倒看得开,说是这样的小小经营,都触了造物者的忌讳,是不让圆满的。”
王太后抬眼把春归看了一阵儿,到底也是一声长叹。
她一听这故事就不是杜撰,因为尤其那句不让圆满,确确然就是阿纪的口吻。
不让圆满,造物何其可恨。
“姐姐既然这么记挂阿纪,不如干脆再召她回宫来?”张太后十分的不甘寂寞,又再一次见缝插针,但这回奚落挑衅的意图就更明显了:“纵然是阿纪还埋怨先帝,对姐姐总不至于迁怒,姐姐让她回来,她也不会推三阻四了,就算还有忌恨的话……莫不如我再向皇上求个恩典,干脆赦免了阿纪的儿子,好歹让那孩子也得个一官半职的,阿纪总不能再计较了。其实这本也不是多大件事儿,姐姐有时候啊,就是心太多。”
春归明显感觉到了王太后的郁闷,因见她深深吸了口气,放在膝盖上的指掌却更加舒展了。
不过王太后能忍,春归却觉得忍不住
不能让纪夫人坐住了心怀怨谤的口实,少不得当众反驳圣慈太后了。
------------
第263章 嫁衣功效
张太后自从被封太后,已经习惯了围绕耳边的奉承迎合,早忘了先帝时期胆颤心惊如履薄冰的日子,她对沈皇后原本也没有不满,在弘复帝登基之前甚至是温声细语的对待,不过今时已经不比往日,自从她入主寿康宫,成为内廷地位至尊的女子,就很挑剔沈皇后的出身和行事,也和旁人一般认为豫国公府完全没有效力却光占着便宜白享了风光,且沈皇后竟然还亲近慈宁宫,事事奉慈宁宫在寿康宫之上,张太后对沈皇后这个儿媳横看竖看就都觉得碍眼了。
所以对于沈皇后姐妹二人用来笼络太师府长孙的“工具”春归,张太后理所当然便不待见,更何况王太后待春归的态度还那样亲近和气,张太后觉得自己完全没有理由再给春归脸面。
这时忽而看见春归起身往她这边走了几步,她的目光顿时严厉起来,准备着一旦春归要是有半个字的出言不逊她就要当众喝斥了赵兰庭再是太师府的长孙再是三元及第又如何?不过一介臣子,且还是个和太孙、宋国公府屡屡作对的臣子,在张太后看来根本没有笼络恩服的必要,更何况赵兰庭的妻眷,连个诰命都没有的臣妇。
春归却也只是近前两步而已,她行了福身礼,声量控制得极其平和:“回寿康宫娘娘的话,纪夫人对先帝长怀忠敬之心,并不曾悖逆怀恨。”
就听一人道:“顾娘子这是在指责太后娘娘冤枉了纪夫人不成?”
春归没抬头,但她刚才已经用眼角余光暗暗观察了一番围坐在张太后身边的女眷,除了曹国公夫人及其子媳之外,坐在近处一直奉迎陪侍的还有一位宫装女子,大约和郑贵妃相近的年纪,看穿戴却显然还不如谢昭仪的品阶,不过齐王妃却坐在她的旁边,春归猜测这位应该就是齐王生母万选侍了。
这时光听声音的来处,春归便判断出是这位在落井下石。
她暗叹一声,连忙跪在地上:“妾身怎敢指责娘娘?不过是听见娘娘对纪夫人似乎有些误解,妾身蒙受纪夫人照庇之恩尚未报答,怎能不顾纪夫人错担悖逆不敬大罪?方才斗胆替纪夫人辩解,还望寿康宫太后娘娘切勿听信谗言,误解纪夫人悖逆不从先帝。”
沈皇后显然没想到春归这样大胆,心里不免有些埋怨她多事:谁不知道纪夫人因着夫家满门获斩的祸殃对先帝颇怀怨恨,这才拒绝了先帝许她再嫁且还要亲自为她择婚的恩典,甘愿留在汾阳替罪臣守寡,张太后也就是随口一说,没有谁会追究纪夫人的罪责,犯得着为了这事顶撞?
不过沈皇后和万选侍之间也是仇深似海,这情境她还能够掂量亲疏远近,更不提她这时觑着王太后的神色,连眼睛里带着笑意了,俨然对春归的仗义执言满意得很。
便也起身上前两步,笑着对张太后说道:“娘娘也别怪罪这孩子鲁莽,当日她们母女被逼得走投无路时,的确多得纪夫人收容才有了栖身之处,她这年纪也没经过大事,并不知道娘娘不是在指责怪罪纪夫人,但一听纪夫人恐怕要担当悖逆不敬的罪责
,心就慌了,娘娘看在她还算知恩图报的这点子优长,就宽恕一时冲动的失礼之处吧。”
又往万选侍那边看过去一眼:“寻常你就爱在娘娘身边搬弄是非谗言谄媚,今日是母后的寿诞,若再当众挑拨生事扰了母后寿辰之喜,休怪我不念你也是入宫多年的情面,定然严惩不饶。”
万选侍挨了皇后当众指斥,郁火大涨以至烧昏了理智,根本没顾上她可从没进过谗言污陷过纪夫人,竟默认了这一过错,只争辩道:“皇后娘娘是六宫之主,当然有权处治妾身,不过谗言陷害的罪名儿妾身可不敢当,少不得请皇后娘娘赐教,要若纪夫人不曾对先帝心怀怨谤,缘何胆敢抗旨,不从先帝的恩典再择良人另嫁,而是要为大逆罪臣守节?”
这话竟然把皇后给为难住了,只是对万选侍怒目而视,竟难以辩驳。
春归又道:“妾身曾听纪夫人说过此件旧事,还望皇后娘娘允许妾身代为申明。”
皇后深吸一口气:“你说。”
春归才答道:“纪夫人自幼便受太皇太后亲自教导,深悉内训,怎敢有忘‘若有不幸中路先倾,三年重服守志坚心’一则?纵然孙家是获治罪,且纪夫人蒙赦未被诛连,但既然嫁为孙家妇,一来不能违背内训女则违背太皇太后教讳,再则也是身为孙门幸存,代尽臣子悔忏服罪之责,更不敢因先帝念惜兄妹之情,反使先帝蒙受不公之诽议。”
这个理由十分的高大上,就连先帝当时都无法反驳,只好从了纪夫人自愿守节的请求。
春归又道:“且先帝若不是深知纪夫人忠义之心,又怎会允准纪夫人所请且赐建牌坊表彰纪夫人节烈,纪夫人绝无怨谤不敬之恶,望两宫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明察。”
沈皇后眼睛都亮了起来,瞪视着万选侍:“你还有什么话说?”
齐王妃坐不住了,灵机一动,一言不发地跪下表示请罪。
她这举动提醒了万选侍,也紧跟着跪下。
看上去广寒殿里像是呼啦啦跪一下了一片人。
王太后这时才说道:“罢了罢了,道理辩清楚就好,你们都这样跪着,还让我这老婆子的寿诞怎么进行下去?皇后也别和万选侍计较了,小顾,你先起来,寿康宫的娘娘自来仁厚宽容,她没怪罪你。”
张太后像是这会儿才回过神来,冷冷剜了一眼皇后,转过头去和自家嫂嫂说话:“你早前说,要引荐我认识哪家的孩子来着?怎么说她竟能让我们家的小七引为知己?这可不简单,小七那性情,既不喜人阿谀奉承更不耐烦言谈无趣的,就没几个人能得她青眼的,想来你说的这孩子品行才华都非同一般,不是庸脂俗粉油嘴滑舌之流。”
竟像完全和这场事故无关,仿佛她老人家只是这出戏的看客。
↑返回顶部↑